2016-02-01

中国信通院余晓晖:工业互联网的变革和机遇

分享:

工业互联网实践及推进研讨会于2016年2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信通院余晓晖总工程师发表了题为《共筑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变革和机遇》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20170303093144375.jpg

尊敬的高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产业界的同仁,各位媒体的代表,非常荣幸分享对工业互联网的看法。

首先理解工业互联网,不同人的看法是很不同。但是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方向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落地最终是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创新、绿色,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并不是智能制造本身,但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也是工业相关的应用和生态。看待互联网和看待工业互联网是比较类似的。互联网首先是基础设施,它实现了各种连接。在这种基础上,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很多的新的模式、新的业态、新的应用。相类比,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球工业系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它是网络,实现了工业要素之间的连接;它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工业数据的集成处理和分析,实现各种智能;在这个上面形成各种各样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模仿互联网的图,参照画了工业互联网的图。这是对工业互联网的初步理解。

工业互联网的实质是什么。首先是全面互联,在全面互联的基础上,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变革。互联是基础,工业互联网是工业系统的各种元素互联起来,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系统。互联解决了通信的基本,更重要的是数据端到端的流动,跨系统的流动,在数据流动技术上充分分析、建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基础在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和分析,形成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理,比现在的互联网更强调数据,更强调充分的连接,更强调数据的流动和集成以及分析和建模,这和互联网是有所不同的。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要有数据的流动和分析。

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已经很长时间了,最早从供应链电子商务开始,但是工业互联网会深入到工业制造的核心环节和工业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这个图显示了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理解,从智能工厂以及工厂之外的各种平台可以看到,这里面很多是传统的工业要素,也有很多是由于工业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新要素,比如说机器智能化,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数据平台、仿真平台、工业云平台。从工厂视角来看,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是智能工厂,以及这个智能工厂如何跟互联网外界,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充分的交互和协同。从互联网企业的视角来看,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直接深入到整个的生产环节。如果从电信的视角来看,工业互联网有基础设施的问题,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把这几个视角放在一起,是比较完整的理解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方式。

关于工业互联网与装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数字化的关系。工业互联网是面向4.0的,是实行系统级的智能化,这里面还有很多装备,比如自动化、机器人还有智能机床等,需要每个环节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数据流动,形成新的智能,这是系统级智能,再加上单点智能,才构成现在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互联网所解决的不是某单点的问题,解决的是全系统的问题,是系统级的智能问题,这是如何理解2.0、3.0、4.0的关系。

关于体系架构。目前全球无论从美国还是德国,基本上把体系架构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这里面借鉴了IT的方法论,形成企业架构,指导技术路线,确定标准化,测试床,应用案例和商业推广。美国和德国都已经提出了工业4.0的方法,快速迭代反馈,并修正这些内容,形成闭环。

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了对工业互联网的初步理解。

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大概分为几个部分,首先网络互联是基础;第二,数据是核心,以数据为核心形成两大闭环,一块是基于数据反馈到生产制造的环节,还有一块是运营决策,更上层的企业级的决策,这两大闭环是基于互联和数据流动所形成的体系,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也是智能工厂的核心。第三,还有安全。

关于网络体系。互联网网络体系有三块,一块是互联,第二块是ZNS,也就是解析,第三块是万维网,应用服务体系。工业互联网的体系大体上分为三类,首先是全球的互联体系,把工业系统互联起来,第二是标识解析体系,是识别机器以及物品的全新体系,第三是应用支撑体系,有语义级的理解和应用交互。这三个体系是未来互联网发展很重要的网络三大体系。

关于网络。现在的工业互联网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思维重新改造工业原来的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现在的网络分了很多级。工厂内部的网络有四个趋势,IP化、扁平化、无限化和灵活组网,柔性生产需要能够灵活组织工业系统。对于工厂外的网络有几个基本的判断,TCP/IP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在较长时间内将具有产业化共识的严谨路径,某些环节的技术创新存在需求和可能,有一些新的虚拟化的技术。

应用支撑体系,解决工厂内不同系统间数据集成,工厂和外面到云平台里面的数据集成,语法和语义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实现网络的互联,还不能达到数据的流动,必须有数据连接级的考量,实现数据的连接和集成,这是应用支撑体系。

关于工业互联网数据。这个模型分成的是采集、交换、分析处理等,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通过数据架构的建立,实现物理实体和数字空间的对接。下面是物理空间,上面是网络空间,这两个合在一起,通过数据的建立,形成这个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智能制造的优化。这是全球大数据在工业制造业里的一些应用场景,这是初步的起步。

关于安全。原来工业系统的安全分为三个部分,所谓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物理安全,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场景下,这些安全会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影响。

最后介绍路径。国内外企业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第一个是自下而上,就是从智能工厂开始考虑整个智能制造的建设,第二个从上而下。第一个是叠加式,网络加系统的智能工厂探索,在不动工厂的现在体系上面,通过叠加传感器、数据平台、网关,把数据纵向打通,打通以后再反馈到MES系统到决策系统,实现产线优化、智能排程等。这个模式是比较容易的,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实践。第二个是集成式的,叠加式能形成一部分的智能制造功能,但是做不到充分,从PRC到执行器有很大的改动,这是全新的模式,这里面能实现数据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这个模式目前还比较小,是一种比较新的模式,代价也比较高。第三个是自上而下的,基于产品的智能化和联网的智能延伸服务。第四个是基于企业间深度联网协作的云制造,主要是基于外部的供应链,通过云平台形成协同。最后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供需对接的C2B/B2B规模化定制生产模式,这里面包括C2B、B2B的定制。

工业体系产业体系会发生很多变化,也有很多新的可能,从图中可以看到,工厂内工厂外都会有新的平台出来,例如新的数据处理平台、新的云平台、从工业控制系统到工业网络等。

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其实是把中国制造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实践结合在一起,这里面有非常大的机遇,这个机遇对工业是很大的机遇,对互联网也是很大的机遇,也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来说,在每个维度里都有好的企业,中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如何把这三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命题,也是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非常重要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